一位從業傳感器30多年,創立公司20年的公司,他是靠什么力量,持續蛻變的?
主持人:王總,科普瑞傳感器自2004年成立以來,已經走過了20載。過往的歲月里,有沒有什么特別難忘的挑戰,以及科普瑞是如何跨越這些難關的?
王總:確實,記憶猶新的是,我們在成立之初主要做貿易生意。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,那次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,讓我們意識到僅依賴貿易是不夠的,必須轉型,做貿易與生產兩手抓。于是,我們從單純的貿易公司轉變為集貿易與生產于一體的生產型企業。到了2016年,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,甚至還超過了貿易商品的業績,這體現著我們轉型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。
主持人:能分享下,科普瑞是如何順利實現這次轉型的嗎?核心競爭力是什么?
王總:我們的成功轉型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扎實的技術背景。我本人是搞技術出身的,所以我們很自然地從國際同行那里汲取經驗,特別是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,并將其與國內制造能力相結合。在早些時候,我們借鑒了日本產品的設計,并成功開發出類似的產品。轉型之后,我們在新能源和半導體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,這也是我們突破的地方。
主持人:在傳感器領域,有沒有哪些過程讓您感到自豪的?
王總:說到自豪,不得不提到我們的成功轉型,特別是對新能源行業做出的貢獻。記得有次,時代新能源電池膨脹力測試遇到了難題,他們在高溫環境下使用的傳感器紛紛失效,整條生產線陷入停滯。
2015年底,他們找到了我們。我們迅速響應,僅僅半個月內就提供了20套、共計240支改良后的傳感器。這些產品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,而且在后續的使用中表現出色。到2016年,我們的傳感器已經大規模應用于他們的生產線,支持了上萬支的生產需求。通過我們的努力,不僅解決了客戶的棘手問題,還促進了整個新能源行業測試技術的發展,目前已有50多家相關企業采用我們的產品。
總而言之,科普瑞傳感器持續以技術為核心,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電池膨脹力測試做出了一些成績,有力地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安全發生的步驟之一。



